4/29/2006

儒是什麼

這是我曾在一個朋友的blog中寫過的舊文,搬過來這裏。
--------------------------------------------------------------------------------
台灣被視為是儒家文化圈一部分。我不知道台灣文化的主流文化是不是可以視為儒家文化,或是包含多少儒家文化,不過許多儒家文化的特徵的確是在目前台灣的漢文化中表現出來。儘管許多外在儀式性的東西已經消失,但是看看社會對於人際關係的規範,如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兄友弟恭,與朋友講守信義等等,還是會發現很多以儒家倫理為基礎的思維。大部分人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但是儒家何以被稱為儒家嗎?



儒字的意義從歷史來說有廣義有狹義的說法(章太炎)。在孔子之前泛指術士(說文解字),乃是一種職業。這些術士是幹什麼的?而他們的術又是從哪裡來呢?

胡適認為儒士是殷商的遺民,由於殷人崇尚鬼神,多祭祀,所以這些術士通曉的是祭祀、卜筮、求雨等學問。以儒的字形來看,儒從人部表職業,而儒字右邊的需,就是祈天求雨的儀式。

「需」字從雨部,有等待的意思。等待什麼呢?可以想像跟雨有關。周易裡有一卦「水天需」,象傳註解這一卦曰:「需于郊,不犯難行也」。大概受到象傳的引導,後世都認為「需」是等待雨停的意思。例如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裏解釋「需,遇雨不進」,所以傳統上「需」被認為是「等雨停」。

然而我認為需卦卻是可以是另一個解釋:等下雨,甚至進一步說--祈雨。如此以需從人旁來表示「儒」這個職業就很合理了。此外,需的字形與發音與另外一字「雩」很接近。雩舞,指的就是祈雨舞。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提到:「其旱也,公卿官長以次行雩禮求雨」。論語裏亦記載了孔子在雩舞後跟學生們大談「盍不言爾志」的故事。由此觀之,儒的生活在孔子那時還是與祈雨儀式相當密切的。因此,儒字乃是「人雩」轉化而來也是很有可能的。

當時這些儒士被認為掌握了某種能媒介超自然與俗世之間的學問,也因此他們經常為統治階級所用,效力於貴族。這跟西方歷史裏的君王與神職人員,印度傳統中剎帝利與婆羅門的關係,相當類似。在庶民社會中,由於儒士也懂喪葬之學,所以也廣受平民的尊重。

到了孔子的時期,儒士的意義則轉變為通曉「禮」的專業人士。禮是規範統治階級中權力分配象徵與社會活動的法則,正所謂「禮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禮乃是專門用來規範統治階級的。當然當時的禮還是殘留許多超自然的儀式,這從禮字的字形可以看出端倪:左邊的「示」部代表祭祀,右邊則是收成豐滿的豆子。而禮的原意應是「事神以致福」。不過這時候禮的意義已經轉化,其儀式象徵已大於原來的工具性目的(即溝通或操縱超自然力量)。當時儒士需要通曉的技能─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即是以禮做為中心而向外展開的附屬技能。這些技能本來在貴族間傳授,而孔門儒士將這些貴族文化教授與平民百姓。正如鄭玄注的周禮所解釋的:「儒,諸侯保氏有六藝以教民者。」

在孔子之後,由於他從儒士所精熟的古代史料及文化中發展出特殊的哲學思想,是故「儒」的意義從「儒士」這種職業分類漸漸轉化為「儒家」這種思想宗派。真正嚴格的儒家意義的形成恐怕在孔子之後。由於孔子的影響實在太大,後世的墨家,法家,陰陽家,乃至於莊周的道家(非黃老思想)都深受影響,可以說是源生儒家而反出儒家,在他們的著作中努力劃分自己的觀點與儒家觀點的不同,所以儒的意義又再限縮於繼承孔門思想與其教團為基礎的思想宗派,這個意義最後沿用至今日。

1 回應:

brahman 提到...

網友intron指出,「禮」右邊的「豐」從豆部,並非是現今豆子之意。「豆」是一種用以祭祀的容器,可參照文建會的孔廟文化資訊網:http://confucius.cca.gov.tw/antique/Detail.asp?View=28&cp=1&c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