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部診所六月起 減少看診天數
公視新聞網2006/04/25:中部診所六月起 減少看診天數:
因為不滿健保的總額給付制度下,中部地區有超過一千五百家的醫療診所,將從六月份開始,每個星期休假一天。健保局正在進行協調,希望同一個地方的診所,不要都選擇在同一天休假,以免有急需的病人、臨時找不到醫生。
為什麼中區將近兩千家西醫診所,將近達八九成,要同時減少看診天數,起因是由中區醫師代表組成的醫師團體認為,現行健保體制下一年看診365天的方式,不能提升醫療品質,而面對診所看診天數將從一個星期七天減為六天,健保局中區分局說,根據法令,診所要調整看診時間,只要事先告知,並沒有問題,不過他們也擔心,民眾就醫權益會受到影響,因此正在協調,同一區域的診所,不要統統同一時間休診。
上千家診所將同步減少看診天數,學者認為,這是健保總額下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按:總額預算制實施後,倚賴健保維生的各醫療院所無不卯足全力衝點數,包裹內的總點數大增後,造成結算時平均點值低落。此時,許多醫院面臨經營上的兩難:如果不衝點數,無法達到目標營業額。但衝了點數後,由於點值低落到一個程度,造成健保支付金額小於成本,於是做一個虧一個。
總額制把整個支付制度變成一個醫療提供者間的賽局,這跟產油國組織OPEC會員間的限產協議的例子相當類似。若大家都不多做,讓點值維持一定水準,甚至大於一點一元的預設,那麼大家都可以得利。如果少數人多做而多數人不多做,那麼多做者得益。若大家都多做,則大家都受害。如果沒有人對大局有影響力,根據賽局理論的預測,最後達到的Nash均衡將是大家都多做,大家都受害。所以集體減診,只要不要在同一天,以致病人找不到地方看病,對衝過量的醫界來說,倒不失為一個解套的辦法(之前四月四日的公視新聞把它當做是抗議行動,我認為是解讀錯誤了)。況且,台灣人的每年平均門診次數高達十四次,恐怕也是世界之冠,少去醫療院所說不定還少發生一些醫源性傷害的機會。只不過,根據過去OPEC的經驗,聯合協議只能暫時維持一段時間,很快就會有偷跑者出現而導致協議的崩潰失敗。這樣的情形會不會發生在這次中區基層診所的聯合行為上,就要看中區的醫師公會有沒有形成一套好的方式來約束成員了。
分類:健康議題與政策
0 回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