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2006

知識與信仰

知識是力量。

信仰是力量。


把知識當做信仰則是災難。

8 回應:

匿名 提到...

可是人不都需要這種不能以理性驗證的東西
需要被一種超越自己的力量征服

只不過以前的信仰在現代已經被許多形式不同但功能相同的東西取代

小學生拜麥當勞,銀行女職員拜柏帛麗。。。

信仰的不同形式的存在只不過是反射講求理性驗證的知識不能滿足人性的全部的一種證明

ivy

brahman 提到...

Ivy,
我並不否定信仰的重要性,事實上我覺得信仰是重要的,因為它有力量。我要表達的其實是誤把「知識」當做「信仰」來看待的問題。

就我來看,知識的本質具有可證偽性,也就說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有機會藉由觀察或是實驗的手段來驗證它的真偽,而它也隨時保持一個被現實經驗否定為真的機率(雖然知識產生的來源,追溯到最後,也有其不可論證的基礎,就像是小孩子問問題時一直對著大人的回答一直追問「為什麼」一樣)。而且知識是變動的,不同的條件或是不同的觀測方法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但是信仰則不同了。信仰幾乎是無法被論證的。例如上帝,涅盤或是阿拉存不存在的命題,無法被現實經驗證明真假,我們只能選擇接受或是不接受,無法也無須去論證其存在。信仰是絕對而穩定的,現實經驗世界的變動不能增減其分毫。

我的抱怨則是,這個現實世界有很多的議題,這些議題大部分牽涉到什麼東西是好的,什麼是壞的,這個東西的好處比壞處大,或是那個東西的壞處比好處大。我們根據好處與壞處來決定一件事物的價值,產生了關於事物價值的知識。這些被評價的事情,可能是一台數位相機或NB的優劣,也可能是某社區的生活品質與機能,甚至可以像是統獨,左右,全球化,或是資本主義這樣大的議題。

然而,不管我們是用什麼尺度去度量好處與壞處,所得到的這些結果,應該都是一種知識而非信仰。選擇不同的測量方式或觀察角度,得到的答案也經常會不同。

然而我們經常忘了對許多事物的的瞭解與評價僅只是知識而已。我們沒有察覺到這些評價在我們心中已經變成是一種立場,一種信仰。信仰是不能動搖的,但是知識卻是時常要接受挑戰的,所以為了要維護這些被當做信仰的知識不被挑戰,我們只好去選擇有利於信仰的觀察與測量方式,甚至去忽略,扭曲事實來維護立場。

當然,我覺得身為人類就無法擺脫這種思考的宿命,所以也沒有興趣去要求自己或別人能夠跳脫出來。但是既然看到了這點,我想我就永遠無法成為一個懷抱著某種特別立場的基進份子或理想主義者。有時候呢,甚至會有點反動。畢竟,在這個世界裡,能夠有資格當做是信仰的事物實在是太少了。

匿名 提到...

是因為生而為人
我們每天都必須操作啊
例如萬有引力
它確是真實的嗎﹖
我們積累的科學知識
致使我們選擇去「相信」它是
例如語言也是一樣
否則我們根本就無法溝通
知識大多就是有信仰的成份在的
也許你講到那種信仰是「迷信」罷

brahman 提到...

7-11,
我們日常生活所依據的,與其說是知識,不如說是習慣啊。

兩千年前的古代人與這個時代的現代人,早上起床後都要撒尿,而且也都知道水往低處流而不是向上漂浮。不需要去信仰萬有引力這種東西,人類也是可以好好活著的,是吧。

又譬如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會先去思考電燈泡為什麼能發亮後,才去使用電燈泡。我們瞭解的是操作電燈泡的知識--按下開關之後電燈泡就發亮--而非電燈泡發亮的基本原理。而操作電燈泡的知識,我們是不會去「信仰」它的。按下開關與電燈泡發亮之間的因果關係,我們都知道並非是絕對的。哪一天按下開關後並沒有如預期的打開電燈,我們也能接受有這樣的情況會發生。至於電燈泡發亮的基本原理,那是科學理論。而科學理論,根據邏輯實證論的証偽法,總是會保一絲絲的機會去讓人證明這個理論可能是個錯誤。雖然這些科學知識在理論上不能百分之百完美無誤,但是這並不妨害科學家依循現有知識理論去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事實上,這些更進一步的研究也可視為是整個証偽過程的一部分。

而至於信仰是不是迷信,我認為這只是修辭的問題罷了。有些東西永遠無法證明為真也永遠無法證明為假(通常有套套邏輯的性質)。無法證明為真的東西還去信仰,要說這是迷信也可以。反過來看,無法證明為假的東西就說這不是真的,不應該相信,這樣的邏輯似乎也不太通。所以信仰與迷信之間若有什麼了不起的區分,我覺得這也只是文學修辭而已。

匿名 提到...

習以為常背後, 即是一種「堅信」
但若堅信「不疑」, 就成為「迷信」

蘋果熟了, 就會從樹上掉下來
是我們「習慣」的
蘋果為何往下掉, 而不是往上昇﹖
「萬有引力」! 這是推斷出來的「知識」
知識經確證後, 我們「採信」它
於它之上, 我們纔能積累更多「知識」或應用

我的舉例﹑表達都不好, 尤其是操作那一部份
簡言之,「knowledge」是有「belief」的成份在的

失陪了

匿名 提到...

知識和信仰都可能"帶來"力量
但是兩種力量的效果不一樣、作用的場域也不一樣
知識"當成"信仰是災難
信仰"當成"知識,同樣是災難

這兩者本質根本不一樣
知識不可能被人"信靠"
信仰也不是拿來"驗證"的
這種比較的句子本身就是假命題。

順道一提,"評價"不是一種知識,生活技能也不是
所以請勿用"不同量測條件下得到的不同結果"來論證知識的多元性。

brahman 提到...

鄉民,
「知識不可能被人信靠」
「信仰也不是拿來驗證的」

是的,這就是我在第二個回應裏所說的意思(雖然我不太瞭解「信靠」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基督教用語嗎?抱歉我對基督教不熟)。

從頭到尾我想我都沒有要把這兩者拿來比較的意思,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這在前面的回應都說過了。我認為只有範疇混淆的問題。因為範疇混淆而導致災難,而不是知識或信仰本身導致災難。

另外關於評價的問題。評價當然不是知識的全部,但是我們的知識系統包不包含評價的部份?尤其牽涉到人類態度與行動的知識,實際上很難避免評價。從工程學,臨床醫學,經濟學,社會學,政策評估乃至於文學等等,這些知識領域都牽涉到評價(appraisal/evaluation)的部份。你也許可以認定它們不是嚴格定義的科學,但是它們的確構築了某種知識系統,而這些知識系統對於我們的態度,立場與行動有著指引的效果。
甚至推究到知識論的層級,即便在定義嚴格的自然科學裏,分析層次或是典範的選擇,也牽涉到評價的過程。也因為分析層次與典範的不同,產生各個知識系統間一定程度的不可共量性,也因此才造就知識的多元性。這當然不僅僅只是測量條件不同而已。

匿名 提到...

評價技術背後可能是有些純粹知識的基礎,這是應用科學的範疇;但是評價的過程我不認為可以列入知識的領域,不可共量性的產生來自於人類對某些知識認知--或者心靈地圖--的重繪,但是知識本身仍然保持不變,不因人類的認知而變異。
知識系統無可避免要以純粹知識為核心,向外涵括一部分屬於技術的子系統,但也由於這個系統是人類所建立,自然也可能有典範轉移、系統重構的狀況發生,不過幾千年來多少次狀況,不也都這麼走過來了?
終極的知識--或者最純粹的科學--似乎是不會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而更易的,它的晦澀難明、堅定不移,甚至比信仰還尤有過之,諸位難道不見歷來多少頂尖的科學頭腦發表過"原理之神"、"科學背後的存有"這類想法?比起發源於人類自身社會之中的各種宗教,這種與人類保持距離、帶點虛無感的"科學教"反倒更令我覺得接近永恆呢!